迷途小站:返回探險清單(首頁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本次迷路危險指數:★★☆☆☆ (進入時是工地狀態,沒有多大的危險)
____________
原本夥同友人從高雄開車來屏東採購食材,碰巧看到以前每次經過,我都會喊:「廢墟耶!要去!」(抱歉失禮了)的建築物,這回居然門戶大開,正在進行整修!
以前鐵捲門關著,不得其門而入,這次難得打開了,怎能不進去迷個路呢?
在日本殖民時期,從屏東火車站下車,出了站門的右前方,有一間大大的旅社,建於昭和12年至14年(1937到1939年)間。
這個旅社,也是火車站周遭唯一的旅社,名為「大和旅社」,它見證了屏東市的發展史,目前登錄為屏東之重要歷史建築。
大和旅社3層樓高,建築師是陳仁和,他是戰後南部10大建築師之一。
日本殖民時期很流行這種樣式的建築,立面有水平線腳裝修,風格簡約;室內為旅社小隔間極具特色;柱頭有西洋式裝飾;建築轉角處是圓順的;大和旅社構造完整的保留了下來,貼面磚與工藝,有建築工藝的歷史價值。
▲地圖下方是屏東火車站,中間偏右上就是大和旅社。(1940年的屏東火車站周遭街景圖)
▲大和旅社舊照。
▲現名「大成大旅社」,原因據說是戰後,國民政府來台後,禁用「大和」這個有日本國意味的店名,因此(前)所有權人鐘先生便將它改名為現在看到的「大成大旅社」。
▲裡面在裝修的關係,能開的窗戶都打開了。
▲建築的側面,可以看到牆上也有斑駁的油漆字。轉角度是圓弧形,窗簷下有許多的燕窩。
▲建築的另一側。
▲施工公告依然以舊名「大和旅社」稱。
▲電燈座與梁柱的水泥作裝飾邊,這看起來很簡單,但此工法已經沒什麼人在做了,可以算是已經失傳。
▲迷路狼鼓起勇氣,走進去問裡面的師傅,我可不可以進去裡面看看?
師傅問,你有什麼事嗎?
我回答,我對歷史建築很有興趣,想拍照紀念,寫個部落格。
想不到師傅居然答應了,還吩咐我要注意安全,就讓我進去迷路了。
說不定我遇到的那位是帶班的師傅,真是幸運!
大和旅社是鋼筋混凝土結構,磚牆採臺灣煉瓦(TW),荷蘭式砌法。
▲混凝土梯,扶手是光滑的磨石子,親柱造型是擬寶珠洋蔥狀的寶珠形。
師傅說,現屋主打算部分保留,部分修建,而且是盡量採以前的風格重現。
因此要保留的部分,為避免施工時碰撞損壞,都用泡棉墊保護起來了。
▲簍空的樓梯邊護欄造型。看起來簡約,其實已經很多工。
關於「大和旅社」的起造人陳量(摘自天下雜誌 魚夫):
陳量於1891年在澎湖白沙庄吉貝出生,家境並不富裕,但卻很有生意頭腦,18歲隻身來台,曾做過苦工、船員等,22歲與吉貝鄉人謝會結婚,39歲時(1930年)在屏東媽祖廟(慈鳯宮)對面經營一間小旅館,這小旅館前身原名「松風旅館」,旅館在原土地所有人日人寺井好太郎設定抵押貸款後遭拍賣,由鍾鮔及鍾紅樟兄弟取得權利,鍾鮔也是澎湖人,當過西嶼庄長,家財萬貫,他相中陳量為人樸實勤勞,便將旅館交由他經營。
▲正在施工的廁所。
陳量可能將旅館易名為「大和ホテル」,當初電話為261番,地點距車站屏東驛約300米,房間數21,一天住宿索費1圓半,當時的師範畢初任公學校教師的月薪為48圓,所以也算要價不菲了。
陳量因經營旅社有方,因此將賺得的利潤扣除自己的薪資,欲將盈餘交給老闆鍾鮔,但老闆不收,要他再妥加運用,於是陳量便相中站前一塊三角地,準備建造更大間的旅館,樓高三層,一樓設有櫃檯、賣冰部和撞球間等。(就是後來的大成大旅社)
▲洗手台上老舊的鏡子。
屏東市陳量的新「大和ホテル」尚未興建前,駅前的黑金町就已經非常繁華。從舊地圖上看,運輸業有太田屋等待會合處、台灣運輸株式會社屏東出張所、大阪商船銷貨所、林在棉自動車部、南振運送公司,日東商船支店、山陽旅館自動車部、安慶自動車商會等。食品業則有屏東製冰工場、宮添商店釀造部、風月糖菓子店;旅館業有加堂屋、鳯松、山陽、大新等旅館; 餐飲業有常之屋便當店、餐廳;醫藥業有妙春醫院、林醫院、大和醫院等等;另外也有三鶴紙函製造所、渡邊商店、屏東書店等等,因此新大和旅社的座落點,正是駅前精華地段蛋黄中的蛋黃,非常珍貴。
▲室內裝飾拱形窗。
陳量的新大和旅社開幕後,由於嶄新且高聳的三樓建築成為駅前地標,但慈鳯宮前的舊旅社也照常營業。
太平戰爭末期,新舊大和旅社都有軍人暫住,準備搭機前往戰場作戰,後來舊大和旅社在戰爭中遭美軍炸毀部份建築,戰後並未加以修繕,但逐漸出售土地,而新大和旅社則由鍾家要回產權,改名「大成旅社」,一直到1999年歇業為止。
其後陸續租給了元祖麻糬、長崎蛋糕等食品業以及金橘眼鏡等,所以格局也被部份更動,但總體架構都還算完整。
▲很典雅的洋式牆面,右下角綠色的柱子也是有特色的柯林斯式柱頭,圍繞著芼茛葉的裝飾,別具特色,可惜沒有過去拍特寫照。
▲警鈴?
▲美美的拱形窗。
▲應該是倉庫的地方,現在被工人們拿來堆放器材。中間的小桌子應該也頗有年紀。
▲蒙上了一層灰的窗景。
▲室內一角。
▲室內一角。本來有隔間的,已經被打通了。
▲木製窗框。可以保留到現在的木框,一定是不錯的木材。
▲另一邊的窗框。
▲窗景。其中一塊玻璃換成了細馬賽克式的...不然就是原本全是馬賽克玻璃,後來全換成透明玻璃...
▲探出窗外往上拍(窗簷)。都長樹了呢。
▲裝飾拱門一景。
▲客房外的走廊。白色光滑的牆壁是旅店原貌。
▲有特色的八角形通風口。應該跟風水有點關聯吧。
▲建築圓弧狀轉角的室內。
▲拆一半的房間。
▲長青苔的窗。
▲窗下還有一個奇怪的小窗口,又不能開啟,想不出它的用途。
▲大小窗。
▲看起來原本是漆白色的,後來改成紅褐色的,最後又漆成低彩度藍色。
▲樓梯間一角。
▲頂樓。原本舊的瓦片屋頂已經沒了,變成鐵皮屋頂。
所有的隔間也都拆光光了。
▲轉盤式的老電視機。
▲電視機特寫
▲角落隨拍
▲室內隨拍。
▲探出窗外看燕窩。
▲室內另一角隨拍。
▲樓梯旁的走廊與洗手台。
▲古早的洗手台樣式。
▲加熱洗澡水用的鍋爐。
先把預先綁好曬乾的草結放進去點火(或其他種類的火種),等火升起來了,就可以放柴進去燒,把水煮到熱大約要等15分鐘。
以前要洗熱水澡,可是要預備好久呢~
▲天花板一片黑。
▲後半部的房間群(隔間全打掉了)。
▲氣窗。後面是廁所。
▲樓梯迴廊空間隨拍。
▲廁所的通風口。
▲廁所馬桶已拆掉。
▲頂樓的後半部。
▲頂樓的樓梯口。
▲樓梯護欄的造型。
▲從頂樓樓梯口往下隨拍。
▲有線電視的訊號分配器,這個1顆可以將訊號分配給2台電視用。
▲典雅的窗。
▲拆掉的老馬桶。
▲連續隨拍。
▲好看的拱形窗。
▲施工進度表。
▲外牆磁磚紋。花式磁磚,磚面經過不同火喉的煅燒,每一塊的顏色都不太一樣,層次感更豐富(也更有古舊感)。
▲答謝讓我進去拍照的師傅後,小聊了一下,才心滿意足的離開。天色已黃昏。
從買下到整修 估上億元〔記者羅欣貞/屏東報導〕
企業家許源順多年前買下屏東車站前日治時期的大和旅社,並獲列為私有歷史建築,想要重現老建築風華,昨天他和作家魚夫現身,暢談他的理想藍圖,從買下旅社到修復,預計要投入上億元,「希望明年可以營業」。
源順工業董事長許源順,在北部經營耶誕燈飾等產業,因為太太是屏東縣萬丹鄉人,加上對老建築情有獨鍾,便花了九千萬元將大和旅社買下,二○一四年向縣府申報為歷史建築,因具有建築藝術價值,獲得屏縣文資委員會審核通過。
對大和旅社歷史有研究的作家魚夫表示,約建於一九三七到一九三九年間,三樓建築是站前地標,戰後改名為「大成旅社」,直到一九九九年歇業,其後陸續租給不同店家,格局也被部份更動,但整體架構還算完整。
魚夫說,大和旅社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磚牆採台灣煉瓦,荷蘭式砌法,連結各層樓的為U型混凝土梯,扶手為光滑的磨石子,考量到當時的電力輸送照明仍嫌不足以及南方炎熱的氣候等,窗戶數量甚多,外牆採花式磁磚,磚面經過不同煅燒,形成色澤相異效果,使外觀看來更加立體。
許源順說,大和旅社將投入六千六百萬元修復,將來一樓做咖啡廳、二樓規畫旅社、三樓為藝文空間。
屏東縣文化資產所主任王文章說,依文資法規定,私有歷史建築修復最高可獲政府九成補助,文資所已通過其因應計畫,接下來修復工程即可繼續推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現在這個時代,歷史建物的價值,經常抵不過實質的財富誘惑。
當一處老建物即將被列入保護後,很容易就會產生歷史建物自燃現象,可謂新時代之自然能源,讓歷史建物百年未朽,卻毀於一旦。
像新屋主許源順那麼愛護歷史建物的人,實在難能可貴。
期許修建後的大和旅社,能夠恢復當年的盛容,在這個街景地貌已全然轉變的屏東鬧區,繼續把歷史的故事傳承下去。
迷路狼2018.11.22筆